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晋城城区努力打造“四化”工程 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黄河新闻网

12月8日上午,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表彰大会在太原举行,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在太原主会场参会,晋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城区政府副区长、分局局长史慧军受到省委骆惠宁书记接见。

近年来,该局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置于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维护国家政权和制度稳定的重要手段、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内容、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载体牢牢抓在手上。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平安城区”创建为目标,以“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心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矛盾排查社会化、严打整治专业化、社会防控立体化、基层基础多元化”“四化工程”。全区连续4年实现“五个不发生”目标,刑事案件总量连续4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省主城区第一,该局于2016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突出稳定压倒一切核心,打造矛盾排查社会化工程


将维稳置于综治工作首要位置,围绕党委政府战略决策,发挥公安职能优势,站位政治高度,调动社会力量,打造矛盾排查化解社会化工程。一是排查常态化。建立矛盾隐患风险评估机制,开展“大调查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形成脚板走、网络走、街头走、单位走等特色警务,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初始、化解在萌芽。以之为契机,将矛排引深到社会单位,由单位职工为矛排源头,辐射家人朋友,形成具有城区特色的“单位带家庭、公共连个人”的全社会共同排查隐患的良好氛围。二是调解社会化。依靠区政法委、综治办支持,调动社会力量,打造大调解格局。先后组建老乡调解队4支23人,返聘32名退休老干部,实行司法、法庭、社区调解员进驻派出所等。三是接访制度化。坚持局长接访制度,完善局领导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化解的“四访一包”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门前等信访重点区域,出台工作预案,进行重点治理,确保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门前信访秩序井然,被各级领导肯定。


贯穿严打方针不动摇主线,打造严打整治专业化工程


始终将严打整治作为综治工作主业。一是打击全警化。创造出“巡逻抓、办案部门审”等经验。2013年以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62人,打掉犯罪团伙87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60起,破案数、请捕数、起诉数、抓获人数等主要数据均居全市第一,特别是命案连续六年全破。二是整治精细化。按照“哪类问题突出就整治哪类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原则,对大华、观巷、商贸区、小吃城、白马寺以及街头烧烤夜市等重点区域以及网吧、桑拿、旅店等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治理,治安混乱局面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防控难的特点,建立警银联防机制,经验被省厅肯定并推广。


坚守防范优先原则,打造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工程


围绕“平安城区”创建目标,以“六网覆盖”为切入点,持续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巡逻网格化。将市区重点区域、路段实行网格化划片分区,将200名巡警专业队伍科学投放到各自网格中,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提升街面见警率,提高群众安全感。二是视频全覆盖。抓好“天网”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指导社会单位、行业场所、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6200余个,实现了市区重点路段、场所、部位全覆盖。三是群防群治规模化。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组建社区巡逻队伍8支95人、信息员队伍300余人、社区义务巡逻队51支,还组织社会治安积极分子、义工、低保人员等开展群防群治。2016年,建设路社区被评为省级平安社区。


围绕基层工作重点,打造基层基础多元化工程


将基层基础作为综治工作核心。一是基础警务规范运行。率先在全市运行派出所“三队一室”警务模式,率先推行社区民警驻区工作制。二是警务保障充足到位。请示区委区政府协调,设立社区警务专项经费。经区委组织部门考核,派出所所长兼任镇(办)党政班子副职,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职,在全市开创先河。三是警务创新亮点凸显。创新公共电子宣传、“私人定制式”等防范宣传服务模式,南街所以电管人、北街所“进家访Q”“联微建群”和西上庄所平安大喇叭等经验得到上级和全省各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晋城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