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

关爱润物无声 帮扶“事心双解”
孝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办法多收效大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源:山西法治网

  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强制公益劳动如何安排得形式多样,让社矫对象既能深刻认识自己的身份,又能从中有所收获?关爱帮扶怎样做到雪中送炭,使社矫对象接受现实,安心入矫?心理矫治通过哪些手段润物无声,从而帮助社矫对象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社区矫正……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社矫事项,孝义市司法局不等不靠,以创新激发工作潜能,用变化助推工作效能,将常态工作转化为不折不扣的“试验田”与“拓荒地”。

成立“三大基地”

让社矫对象真正自食其力

  “社矫对象的教育管理不是简单意义的强制管理,它兼具强制性、教育性、帮扶性等多重属性。因此,我们要广辟路径,增加其主动改造性和自觉接受性。”对于社矫工作头等大事,孝义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去年以来,该局与多方沟通协调,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成立“三大基地”,其中公益劳动基地5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个、就业帮教基地2个,将三大基地作为宣传、教育、帮扶社区矫正对象的主阵地。该局组织社矫对象公益劳动15场次、学习教育20场次,并为2名在矫对象提供“过渡性”岗位。通过公益劳动、学习教育、帮扶引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社矫对象的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增强了教育帮扶质量和社会效果。“如果目前没有合适工作,我们可以推荐你去就业帮教基地。”如今,这已成为孝义市社区矫正入矫宣告中的一句常用语。

  同时,基层司法所充分发挥正确引导作用,组织动员社矫对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动献爱心,弘扬正能量,体现价值作为,融入社会。雪天进行道路除雪,方便民众出行;走上街头参与普法宣传,向他人宣传的同时,使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敬老院帮助清理卫生;水灾期间捐款捐物参与救援;疫情期间捐送物资参与值守;文明城市创建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已成为社矫对象自我改造的主方向。

落实多重帮扶

使社矫对象改造“心无旁骛”

  “社矫对象接触社会多,经历的变化也会多。如果不能及时掌握他的各种家庭状况,就容易导致其矫正期间出现反常,从而直接影响到他的顺利解矫。”在工作人员看来,主动家访意义重大。

  孝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直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生活情况,发现苗头倾向,及时采取措施。

  “感谢司法所工作人员帮我的家人办理残疾证和医疗保险,我一定会遵守规定,积极回归社会。”这是在矫对象吕某受助之后表达出的由衷谢意。吕某入矫以来,常常不按规定时间报到。在批评教育的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重点家访,了解到吕某是家庭中唯一健康人员,父亲卧病在床,弟弟患有哮喘,家庭的重担全在他身上,不能严格服从监管并非其主观因素。针对家访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与村干部反复沟通,向民政、残联、医保等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时为吕某解决了后顾之忧,助其继续安心改造。

  目前,“实地家访+记录在册+解决问题”已成为孝义市社矫工作的一大亮点。

推行心理矫治

给社矫对象送去“心灵鸡汤”

  “社矫对象普遍心理敏感,容易受到外界情绪干扰,反馈到矫正期间就是选择逃避、故意对抗、易怒易暴躁。我们的心理矫治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心理矫治在社矫工作中的重要性,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

  孝义市司法局于2023年11月通过政府采购形式聘用孝义市慧慧心理咨询工作室为该局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机构,并成立了由孝义市司法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社区矫正管理局、工作室和各司法所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孝义市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小组。工作室定期对工作小组组织学习和研究心理矫治知识,总结心理矫治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探讨有效的心理矫治方法和措施。

  孝义市现有社区矫正对象280余名,为有效提升心理矫治效果,该局以司法所为单位,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委托工作室派出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各司法所监管的社矫对象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性格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排查。针对有焦虑症状的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心理健康疏导;对有严重行为偏差、存在心理疾病的,当面进行危机干预或心理治疗,直至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

  排查中,该局积极向社矫对象传授心理调节方法,引导其逐步消除心理障碍。对发现的有重大家庭变故、心理疾病的社矫对象做到提前干预,确保监管有效,达到“事心双解”的目的。  

山西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婧


责任编辑:李湉舒

校对:李然

审核:王策